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
春分
你问春天,一山春草何以“分”?一溪春水何以“分”?一座烟雨迷蒙的楼台,一片风和日丽的春光,又从何处去找寻那条几何意义上的对称线?
生命的秩序就在日将月就中形成。黑与白,昼与夜,阴与阳,此消彼长,相克相生。以北半球论,冬至白昼至短,随后渐长。夏至白昼至长,而后渐短。于冬至与夏至之间,春分之日则昼夜平分。南半球,反之。
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就出现在这个位置,不急不慢,不悲不喜,仿佛一场千古约定。
清代潘荣陛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千百年来,每逢春分,皇城都上演一场祭日大典。祭所在日坛,与月坛呼应。在先民心里,日月皆神明。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那点染于绿野间的小小身影,将一双脚深深踩入春泥,农夫的肢体便接通了天地的柔软与欢欣。而当他们从田间回到廊下,便又对着山外的天空兀自凝神。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三候”,如此简朴而古老。
玄鸟,即燕子。其身黑白,如阴阳;其声柔美,如呢喃;其踪有信,如神迹。春分归,秋分去,燕子是时间的信物。此鸟筑巢堂前,与人类相亲相爱,如一串飘扬的音符,牵动着家园与远方;又像一把玄妙的剪,沿无形的中轴轻轻剪开春秋。
在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玄鸟与凤鸟、青鸟、伯劳、丹鸟一样,均为少昊部落的图腾。至商代,玄鸟更被视为其始祖。
燕子飞过的天空,偶尔有深灰浅灰的雨云,在山前山后暗暗涌动。雨下了,不再在花叶间沙沙细语,它响亮地敲响黑色的瓦楞,敲响暮鼓与晨钟,并伴随电闪和雷鸣。
春分·民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称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这个春分,试试竖蛋吧!
放风筝
吃春菜
春分养生
春分·絮语
春分的关键词是“平分”。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立蛋像是追求心态与身体平和的仪式。小心翼翼努力实现目标时,也将一颗平常心放置其中。做到了,就如同掌握了一种舒适的心法。
春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
从春分开始,我们一路向夏至走去,白昼越来越长。春分,也可以是我们重新启程的心灵起点。愿我们迎着长长的日光,拥抱柔柔的温暖,一路走下去,始终不舍希望与勇气。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