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时节雨的散文巜寻觅家乡的味道》,文章叙述有板有眼,不急不缓,如泉水叮咚,小溪 淙淙,构画出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水乡画,蕴藏着浓浓的乡愁。其中的构树,也引起我的共鸣。
构树,在我的家乡淇水关叫粗桃树。五十年代在家乡时,那可是儿童的解馋处,粗桃成熟时毛茸茸的,有红色、有白色的、有黄色的,苍蝇飞来了,警克朗飞来了,放学的孩子爬上树来了,都争抢着吃,甜甜的,吃多了还烂嘴角,烂嘴角还要吃。这树枝条绵软,不怕人踩。吃足吃饱了,捉个警克朗,用高梁蔑儿插进脖子里,用手掂着,它两翅煽动者,发出嗞嗞叫的声音,听起来,美极了,有时它挣脱出来,又飞到了粗桃树上,继续跳舞唱歌,一点也不觉得被俘虏过。
这种树还是农户的发财树,那几年喂猪都用的粗桃叶,热水一煮,搅拌些谷糠,玉米皮,麦肤,猪一头栽进去,头不仰,咕咚咕咚吃个肚园。春节,一宰,猪血,内脏里肾、肝、肺、大肠,洗干净,一煮,那可是有生儿有年下的肥日子,大肉一卖,钞票一点,右手给左掌上一甩,主人高兴得说:“今年又是个肥年”。事毕请屠夫抽上两盅,主人包一块二三斤重的肋条,恭恭敬敬递给屠夫。屠夫烟卷一叼,肉一夹,说:“再有活招呼声。”
晚饭时,全家人围着石桌,挾着杂碎,吃着猪血,高高兴兴,欢欢乐乐,男人满意的说:“孩他娘,今年这猪,亏你一篮一篮的粗桃叶的功劳,过年给你扯件蓝士林布衫。”
当然,粗桃树春天出叶时也长点寸把长的嗗碎,摘到家,一清洗。用热水焯一下。掺杂点玉米面一蒸,出锅后香油、蒜蓉、盐一拌,每人盛一碗,在端一碗玉米粥,到门外老槐树的饭市上,你一筷他一筷的一会儿抢吃浄光。⋯⋯
那年月学名构树,地方俗名粗桃树,孩子们的美味佳肴树,农民的钱袋子树。它生命力顽强,不论在贫脊地方,还是屋后坑沿,或者岸头,它都能郁郁葱葱,摘了叶再生,不用施肥浇水,繁殖力强,几年印得一片一片。老百姓说:“它还是灾荒年里穷人的救命树!”
作者:云卷云舒
策划:王 波 监制:张志红
审核:石书萍 编辑:刘超平
法律顾问:河南豫声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