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 卢家民 新乡记者站 陈培闯 王洁
“这个机器,是自己给自己做核酸吗?”7月23日,在新乡市红旗区文化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核酸采样点,2台由新乡市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新乡“数智谷”集团生产的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正在接受广大市民的“测评”试用。市民王大姐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要“体验”。
当天,100台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投放到了红旗区27个核酸样本采样点,目的是通过市民参与,获取大批量试用数据和反馈建议,进一步改进、优化设备性能。
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是个啥?
“请扫描预约码……”
“采样通过,谢谢配合”
扫码、测温、消毒、采样、试管回收……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化技术,指导并辅助人们自主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整个采样过程均有语音、画面定点提示,是一个可视化、动态化、实时化的流程。
“这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是机器人来给我做核酸采样。”市民王大姐告诉记者,在她的理解中,是由机械臂来完成采样工作,还在担心自己的喉咙会不会受伤,看到是自己可以给自己采样,安心不少。
王大姐这个的担心,研发人员早有准备。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蔡磊告诉记者,“我们调研发现,人会因为年龄、性别的不同,口腔是有变化的,如果是用机器人手臂进行核酸检测的话,存在潜在的危险。”
采样现场井然有序,市民对新科技期望高
在新乡市红旗区文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民王大姐一样,前来参加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试用的人络绎不绝,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正有序排起长队。采样现场除了2台设备外,还配有医护指导,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了试用教程和使用反馈二维码。
“感觉不错,挺方便的!”采样结束后,几位年轻人对记者反馈到,总体感觉良好,采样时没有不适感,“以前没有想过,还能自己做核酸采样。”
不过,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也有部分市民对自助设备的优化提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3岁的初一学生周小林(化名)告诉记者,由于身高原因,他在采样时,需要踮起脚才能对准画面中的定位点。
在自助设备前,身高184cm的民胡先生建议,“张开嘴巴之后,如果能够把嘴巴找定位点,优化成设备追踪嘴唇、喉咙的位置,应该会方便很多。”
在北街小学采样点,有老年人建议,最好自助机器能识别老人的健康码或者身份证,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
能理解,提建议,全民助力科技防疫
经过2个小时的采样,红旗区文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点,共采样200余个。“这是一个新设备,大家都很陌生”该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副主任张辉说,相对于传统采集样本,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的无接触做得更好,她以自己刚开始做核酸采样时举例,对自助设备发展很有信心,“我相信采样速度会随着大家的熟悉度、产品的升级迭代,能够大大提升。”
“听说有科学设备来完成核酸采样的时候,我非常欢迎和支持,”市民王大姐告诉记者说,她非常乐意试用和反馈建议,“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发挥作用,进入到防疫工作去,帮助我们早日消除疫情,恢复正常生活。”
为什么要收集建议?
研发团队从今年5月份研制出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样机,到目前接受市民的“测评”试用,科研团队按照“边采样整理数据、边优化产品设计”的原则,让更安全、更好用、更惠民的“新”产品为疫情防疫贡献新乡力量。
“这个产品上市之后,在家庭、单位等任何地方,有这样一个快捷测、方便测、即时测的设备,能够把核酸检测对正常工作生活生产的影响压缩至最小,同时将减少因核酸样本采样所占有的医疗资源。”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蔡磊如是说。
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相信在大家的鼓励与支持下,新乡发明创造将会推出更多“惊喜”,以一隅之力给全国疫情防控贡献更多新乡力量。
▲新乡市咽拭子采集自助设备使用情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