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郸城县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一个个街头小游园的建成,让广大市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府东路与郸淮路交叉路口的调水渠北段小游园是沿调水渠两岸建设的“人文历史带”休闲游园,同时还是体现中国书法之乡的“书法文化园”。由于游园内空间宽敞、健身设施完善、休憩座椅多样、景观秀美,每天散心游玩的周边居民络绎不绝,正在练习书法的赵和平老人对小游园的建设赞不绝口。
市民赵和平说:“老人们没事了在这里练练书法,写写字,陶冶陶冶情操,咱县又是书法之乡,县委为我们办了很多好事,建了小公园,小公园里边锻炼身体,老年人没啥事了就在这活动。”
市民张春光告诉记者:“之前每天闲暇时间只能在小区里转一转,或者去较远的公园游玩,现在家门口这边调水渠北段的小游园建好了,每天一出门,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还能锻炼身体,心情好了,幸福指数也高了。”
不仅如此,沿劳武河建成的“运动健身带”运动公园,在做好植被绿化的同时,因地制宜,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儿童乐园等配套设施有机结合,不断上档升级,让游园真正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市民刘晓玲说:“以前去一趟公园还得跑老远,现在家门口建了这个运动公园,环境好,设施也齐全,吃过饭没事就带小孩出来溜达溜达,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亲近大自然,非常好。”
近年来,我县按照“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原则,大力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一系列绿化建设工程。在“三河一沟一渠”两岸建成“五带五园一环多点”的滨河景观。打造一条由洺河、调水渠、五里河、劳武河构成的城市环形水系;在“三河一沟一渠”水系景观轴上建造“一节一色、一段一景”的12个小景观节点。打造以千亩人民公园为代表的公园群,为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对县城内包括废旧坑塘、废旧砖瓦窑场等坑洼地貌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建设迎宾湖景观、万达香蜜湖等14个公园和街头游园。如今,一处处街头游园宛如城市绿肺镶嵌在城市之中,在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市民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郸城县城管局局长王洪新告诉记者:“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地率为33.57%、绿化覆盖率为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23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今年计划新建小游园12处,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郸城形象和内涵,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在郸城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
郸城融媒记者:周欢欢 杨盎然
编辑:杨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