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
4位卫国戍边英烈的事迹
感动着我们
其中
肖思远烈士
是咱河南的一名大学生士兵
2009年—2019年
河南省就有12.22万名大学生
走向军营
成为服务国防
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有生力量
今天
我们请到了几位
和肖思远一样
同样曾为河南大学生士兵的
历届“河南最美大学生”
听他们讲述
自己的感悟
↓↓↓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 王雅清
王雅清,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学生,2013年考入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9月,王雅清积极响应国家参军入伍号召,携笔从戎,被分配到广州军区联勤部通信站,成为一名话务兵。在军营两年间,她克服重重困难,一个月记下3000条话务员条例和2000多个号码,最终在半年和年终考核均取得第一名,话务员远程考核取得满分成绩。两年里,王雅清真正做到了机上操作零失误。现于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又有一条悲恸新闻令我们悲痛万分。2020年6月,喀喇昆仑高原上的加勒万河谷地区,有4位解放军官兵为保卫祖国山河英勇牺牲,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守护边防的高墙,抵挡住铁棍乱石,直到外军退出我国境内。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不止这四位烈士,还有众多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用生命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
爱国,在我看来,从来就不是一道选择题。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也曾在平凡的军营岗位上体会到保卫祖国是一件多么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如今回到校园,我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换一个身份继续武装自己,希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再添光彩。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 刘相臣
刘相臣,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测绘专业学生,2011年9月入学,同年12月应征入伍,进入武警边防部队。2014年复学后,他退伍不褪色,用军人的坚韧不拔攀登科研高峰,并先后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二等奖,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暨多校数学建模联赛三等奖。现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最近几天,几个名字上了热搜,没想到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认识了这些名字——祁发宝、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以身许国。他们是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代表,他们是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传承他们的精神,守好他们曾誓死捍卫的土地。请你们放心,祖国交给我们,我们会像你们一样,誓死捍卫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我也曾是祖国千千万万个边防战士的一员,我永远深爱我的祖国,我永远牵挂边关岁月,如今奋斗在祖国科研一线,我依然牢记“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边关”的铮铮誓言,我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前进和努力奋斗。我相信,华夏大地上有千千万万个和他们一样的人,正在并将接续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大学生陈笑笑(后)
陈笑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2011年9月入学,同年12月应征入伍。2015年9月入伍,经考核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服役期间先后圆满地执行了多哥、巴勒斯坦、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多项仪仗司礼任务,彰显了国威军威,为中国外交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陈笑笑退伍后回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继续学习,在校园里组建军事类社团“华水新铁军”。后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推免攻读研究生资格,同时担任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工作。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作为90后,我们确实是远离战争、军事冲突都太久了。所以当看报道里祁团长张开双臂面对上百持械外军、看到肖思远突出重围后又返回营救战友、看到四名战士寸土不让以身护国时内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我们能如此大胆的追求梦想,谈论诗和远方,就是因为有这样把胸膛迎向重围,把后背留给祖国的忠诚卫士用如此清澈的爱守我们安宁、护我们周全!
作为退伍老兵在此向祖国保证:若有战,召必回!在此也向每一位戍边英雄致敬!
“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大学生王晗
王晗,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王晗2016年参军,新兵集训后,她报名加入全集团军唯一一个特种部队,成为一名北部战区陆军作战部队的特种兵。外表柔弱的她,却有着不怕吃苦、绝不后退的“硬核”内心。2018年,王晗退伍回到学校,组织成立退伍学生社团参与学校各项活动。2019年暑假,她作为教官参与三所中学的军训活动。王晗现于河南师范大学在读。
2月19日,我的朋友圈被一则新闻刷了屏,题目为《英雄屹立喀喇昆仑》,阅读一篇文章短短10分钟的时间,却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怎样一群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每天披着厚厚的大衣,顶着风雪,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我们的每一寸国土,在这个寸草不生,连藏羚羊都待不下去的地方,一站就是七八年。虽然同为战友,但仍感慨他们的艰辛。我庆幸曾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我庆幸自己曾有机会保家卫国,虽然如今脱掉了军装,但那句“若有战,召必回”的承诺却深深烙印在了心窝。脚下是祖国大地,身后是万家灯火。我们,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17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信中提到:“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士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都是祖国的领土”
这是肖思远写在战地日记里的一句话
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从文弱书生到钢铁军人
肖思远用鲜血和生命
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
不朽的答卷
“若有战,召必回!”
“请祖国放心!”
“为建设祖国努力奋斗”
…………
听吧
几位河南入伍大学生的誓言
花样年华,投笔从戎
相信我们河南学子
会永远铭记这4位烈士的壮举
并以他们为榜样
用自己的行动和方式报效祖国
与他们一同守护
14亿中国人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