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宋明增 刘自章 通讯员 张明濮 徐晶
3月8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暨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被表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市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被省健康中原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表彰为“健康中原行动”先进单位。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勇波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慢性病已经替代传染病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据统计,2022年濮阳市约25%的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死亡病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约占死亡总数的78%,呈现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率高、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濮阳市在重视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禽流感、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同时,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防治做为又一个重点工作来抓,落实《健康濮阳行动(2020-2030年)》要求,着力在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上使劲用力,推动综合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专病防治能力持续增强。
大力推进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原则,强力推进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华龙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范县、南乐县、清丰县、濮阳县、台前县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濮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通过创建工作,全市打造健康社区315个、健康学校48个、健康餐厅(食堂)307个、健康街道17个、健康小屋167个、健康主题公园23个、健康步道54条,慢性病防治工作深深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之中。
高标准做好免疫规划工作。长期坚持开展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四抓四促”活动,即:“抓基础设施建设、促服务环境提升,抓人才队伍建设、促服务能力提升,抓信息化建设、促服务效率提升,抓工作内涵建设、促群众满意度提升”,不断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先后实现了消除白喉、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目标,免疫规划接种工作连续多年全省地市排名第一。
突出抓好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创新学校卫生工作机制,联合濮阳市教育局制定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健康副校长”选聘工作的通知》,从职责划分、人员配备、投入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为全市2700多所中小学校派驻了2163名健康副校长,成为师生健康“守门人”。市中医院刘同坤院长健康副校长团队、市第三人民医院于飞主任健康副校长团队等在学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有效提升了师生健康素养,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得到国家教育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强力推进慢性病专病防治中心建设。创新医防融合,聚焦重点人群、重点慢性病,依托市人民医院建设了市慢阻肺防治中心、市癌症防治中心,依托油田总医院建设了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市高血压防治中心,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了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依托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了市结核病防治中心,依托市第六人民医院建设了市精神卫生中心。脑卒中防治中心通过了国家神经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质评,多次获国家、省、市表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承担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
通过大家努力,濮阳市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发现率和防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推动“健康濮阳”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